不管哪一個學科,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學科的預設,如果把以上的「學科」兩字換成「團體」也一樣。社會學是一個學科,它也形成屬於它的團體。在這裡,有一些屬於我們的價值觀、也有屬於社會學主流的意識型態。
我很幸運,過去未必認為是「好」的生命經驗,恰巧某部分符合了社會學這個學科的主流。不一定是「身分」,而是那些生命經驗帶給我一些體會、看到一些事情,所以我比沒經歷過的人能稍快地理解那些「不正常」「特殊」。這樣講很抽象,我舉個例子吧。
日前,一位善良、在我眼裡極美麗的女孩,坐在地板上述說療養院的故事。我和她一起哭紅了雙眼,我說我都懂,我也曾有親密的人住在裡面。當時我既不是主要的照護者、也不是情緒的支柱,我受到保護而沒有太多負擔(不管是物質、時間還是心靈、情緒的)。但那樣的經驗還是讓我對於精神病有更多一些些(即使只有一些些)的理解;對於醫療體系的不健全、對於常民面對醫療論述的無力,我掉著眼淚說我真的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