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哪一個學科,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學科的預設,如果把以上的「學科」兩字換成「團體」也一樣。社會學是一個學科,它也形成屬於它的團體。在這裡,有一些屬於我們的價值觀、也有屬於社會學主流的意識型態。
我很幸運,過去未必認為是「好」的生命經驗,恰巧某部分符合了社會學這個學科的主流。不一定是「身分」,而是那些生命經驗帶給我一些體會、看到一些事情,所以我比沒經歷過的人能稍快地理解那些「不正常」「特殊」。這樣講很抽象,我舉個例子吧。
日前,一位善良、在我眼裡極美麗的女孩,坐在地板上述說療養院的故事。我和她一起哭紅了雙眼,我說我都懂,我也曾有親密的人住在裡面。當時我既不是主要的照護者、也不是情緒的支柱,我受到保護而沒有太多負擔(不管是物質、時間還是心靈、情緒的)。但那樣的經驗還是讓我對於精神病有更多一些些(即使只有一些些)的理解;對於醫療體系的不健全、對於常民面對醫療論述的無力,我掉著眼淚說我真的懂。
去年反核遊行完,我帶著不安其實也不知所措的心情寫下了「從我最喜歡你到我好可憐喔」這篇網誌,說的是我和以前不一樣了,從我進入明星高中起,無一刻不是逐漸脫離小時候的生活圈和那些價值。我現在要說的還是這件事情。
國中以前與高中以後的受教經驗,確實讓我對於不同階級這件事有點衝擊、有很多想像與認識,可坦白說,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人依然不是我啊!如果不是沿路那麼順利幸運,我今天也不會坐在這裡思考這些問題。就,一些陰錯陽差的因緣際會,所以我和這些不合理的事情擦身而過,於是我更有想像力去理解不同的世界,然後我更符合社會學要的樣子(當然可能也不是全然符合那就變成標本了)。
這些櫥窗,獨獨之於我個人,有正面影響(例如讓我更有想像力)但是,我瀏覽了許多櫥窗,我看見了許多事情,賦與今日的我更多資產,但他們不是我,我不是他們,充其量我不過是瀏覽過許多櫥窗。
很多人並非是「他們」,只不過憑著這些櫥窗購物經驗,把自己包裝、標示起來,說我是什麼出身、我是什麼後代、我是怎樣長大的、我看過什麼、我......。so what?(很久以前我不知道「so!?」帶有點輕蔑挑釁,曾在討論功課時無禮的對一位很要好的學姊如此說,但今天我知道它的輕蔑之意,我還是要在這裡用這個字。)
這些包裝紙有時候很好用,給你和你的某些生命定位,但這些包裝紙有時候真的只是裝飾品而已,一點用都沒有還不環保。
更糟的一種包裝紙,就是裹著它告訴別人「噢,我知道、我什麼都知道,你只是......」因為有了一些片斷的經驗便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,而不願意細心理解對方究竟面臨什麼?每個人感知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,痛苦和難受無法評比,沒有人有權力為別人決定該或不該。聽到沒有?「沒有人有權力為別人決定該或不該」好嗎?再讓我說一次「沒有人有權力為別人決定該或不該」不管那個該或不該後面接上什麼。
請大家謹慎的面對自己曾有的經驗,不要隨便裹上包裝紙,也不要以為瀏覽櫥窗之後你什麼都懂,更不要替別人的生命選擇妄下評語,「沒有人有權力為別人決定該或不該」。
作者真的很憤怒
回覆刪除